【安庆日报】土地短租让闲田不“闲”
本报讯 4月5日,宿松县佐坝乡佐坝村千亩油菜田内,清香四溢、沁人心脾,种植户们穿梭其间,眉眼间满是丰收的期待。随着这批在田油菜的日渐成熟,一度饱受土地季节性抛荒困扰的佐坝村,如今正悄然收获“土地短租”带来的福利。
佐坝村有稻田4000余亩,前些年整村流转给了种田大户刘连兵。每年夏季,刘连兵都会种植单季稻,但是秋收至次年春耕期间,便对稻田进行“冬眠”。“冬天不敢种植,一是风险大,二是成本高,三是太累了。”刘连兵说。
“全村土地冬闲,这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佐坝村副书记张锋说,流转周期长、风险高是制约大户种植积极性的主要原因。面对“农民不愿长租、大户不敢投入”的困局,该村“两委”化身“土地红娘”,创新设计“零租金、短周期”流转机制,由村委会牵头,促成种植散户与原承包大户签订油菜种植田地免费使用协议,明确约定“油菜收割15日内归还土地”。
短租模式,既保证了原承包大户单季稻种植不受影响,又能获得油菜补贴,还促进稻田土壤改良;散户则实现了“土地零成本”经营。2024年,全村实现土地连片短租超3800亩。“我们就像‘土地红娘’,既让婆家(种植户)有地种,又让娘家(原承包户)无后忧。”张锋说。
土地短租后,稻油轮作、一田双收,绿肥金浪共育增收沃土,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根据该县农技专家测算,油菜和水稻秸秆轮流粉碎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高,化肥使用量减少,土壤肥力显著提升。“全年无休”的轮作模式,也打破了病虫害滋生环境,农药支出相对降低。
向土地要效益。从单季水稻种植到稻油轮作,现在该村亩均收入已从1300元跃升至2400元。规模化种植还催生了就业机遇,油菜播种、管护、收割等环节吸纳村内劳动力100余人。“以前冬天只能闲着,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打工,土地不荒了,腰包也鼓了。”村民们说。
土地短租,还带来了一系列溢出效应。过去因土地边界、租金纠纷引发的邻里争执,随着以村集体为纽带的“三方协议”的推行,大幅减少;短期合作的种植模式,还加强了农户合作,拓宽了技术交流渠道,形成了“双赢共生”的良性发展循环。“未来我们将持续发掘土地潜能,通过创新举措促进农产品种植补链、强链、延链,把更多‘沉睡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该乡党委书记石必健说。
(全媒体记者沈永亮通讯员何洋)【2025年04月09日第A02版】
责任编辑:戴菊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