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转发 > 外媒看宿松 >正文

【安庆日报】千岭乡:土地“为媒”做好产业兴旺“大文章”

【 字体:    稿件来源: 安庆日报  作者: 通讯员 吴平   时间:2023-05-12 10:19:36   

  本报讯 近年来,宿松县千岭乡产业发展的号角全面吹响,兴业富民的步伐加快推进。

  面对土地抛荒和产出率不高的实际,千岭乡组织乡村干部外出参观学习,邀请专家授课解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探索一条符合乡情的产业发展路径。“土地分散在各家各户,不便于机械作业、规模生产,难以发展特色产业,以往也有人想来投资,看到这种零散的土地,也都没有兴趣。”新前村党总支书记夏长明感慨地说。

  “到我村来的客商一批又一批,有种植高粱的、有种植南瓜的、有种植红薯的,以往无人问津的土地如今成了‘香饽饽’。”汪岭村党总支书记王后雷自豪地说。发生这样的变化得益于推行的土地流转,汪岭村将各家各户的耕地流转到村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客商直接与村对接,为他们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王后雷算了一笔帐,通过将以往小地块之间的田埂、垄沟整平,铲除田坎间沟壑等,总面积增加7%。同时生产亩均成本下降10%,对外发包价格增加20%。农民收入提高了,客商也乐于投资兴业,产业发展这篇文章也就“做活了”。

  在汪岭村贝贝南瓜种植基地,整墒疏沟、播种覆膜,一片繁忙景象。“贝贝南瓜果肉色泽金黄,让人非常有食欲。薄薄的一层表皮下面满满的瓜肉一口下去满嘴香甜超糯,超香的板栗口感,深受市场欢迎。”王后雷介绍道。为避免“一时热”,千岭乡广泛调研、充分论证,选择适合本地土壤、气候条件,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种植品种,确保把产业发展方向选准、选好。近期,安徽蓝魅公司负责人汪承华奔走在毛坝村的耕地整理现场,他流转的300多亩土地即将完成平整,正在谋划产业发展布局。“原来土地分散,生产不便,难以开展规模种植,现在通过田块置换合并,大多实现路相通、渠相连,种植成本随之下降。”汪承华说。

  (通讯员 吴平)【2023年05月11日第A07版】

责任编辑:戴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