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时评:调查研究要下“深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我们更要牢记嘱托,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通过“钻深土”“下深水”“挖深矿”的办法,着力让调查研究见“深度”,实现让调研出实情、见实效,从而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
调查研究要如“钢钻头”,俯身贴地“钻深土”。“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俯身贴地“钻深土”,这是调查研究应有的态度和方法。基层调研不是“走马观花”,更不是“蜻蜓点水”,需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直接掌握带着“热气”的第一手材料。因此,我们要以虚心的态度,甘当“小学生”,真正俯下身子、沉到一线,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钻得进“深土”,挖得出“真金”,进而通过深入基层的“土壤”,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身临其境地感受他们的生产生活。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获得真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避免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同时,我们还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细节中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让调研出实情、现隐情。
调查研究要如“潜水员”,不畏艰难“下深水”。调查研究需要付出细致工作与艰辛的汗水。不畏艰难“下深水”,这是调查研究应有的勇气和决心。在调查研究中,我们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深入矛盾集中、困难突出的地方去,敢于揭短亮丑、动真碰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下得去“深水”,察得到“水下实情”。同时,我们还要发扬斗争精神,在调查研究中敢于“揭疮疤”“较真劲”,才能做到不遮遮掩掩、避重就轻,从而揭出真相,触碰到痛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在调查研究中,我们不仅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判,挖掘出隐藏在表面现象下的深层次问题。只有下得了“深水”,才能在更广阔的“水域”中捕获更多“鲜活”的真材实料。
调查研究要如“勘探家”,务求实效“挖深矿”。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调查研究的表面成果,更要关注调查研究的实际效果。因此,我们要像“勘探家”一样,深挖“矿藏”,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同时,在调查研究中,我们还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解决问题展开工作,通过深入研究,找出问题的“病毒链”,更好地揭示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与此同时,对于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在调查研究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成果。同时,我们还要结合实际,不断完善调查研究的长效机制,让调查研究成为我们推动工作、服务群众的常态化手段。当然,我们还要注重调查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让调研成果成为我们推动工作的“长效引擎”,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调查研究的实效。
调查研究是我们了解基层实际、把握群众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做好“深度”文章,下好“深功夫”。因此,调研中我们要深入实际、刻苦钻研、务求实效,“钻深土”“下深水”“挖深矿”,让调查研究出成果,更好服务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