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山街道以移风易俗为“小切口”,从婚丧仪式、文化活动、志愿服务三个关键方面精准发力,推动文明风尚实现“大变化”,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婚丧仪式简办,树立文明新风尚。过去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之风盛行,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让不少家庭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为改变这一状况,龙山街道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详细的村规民约,明确婚丧事宜的操办标准和流程。村民刘智儿子结婚时,原本打算按照老传统大摆50桌宴席,还准备租赁豪华车队彰显气派。红白理事会成员得知后,主动上门与刘智沟通:“刘大哥,现在倡导婚事新办,咱们简单办不仅能省钱,还能避免浪费,把钱花在孩子们以后的生活上多好。”刘智有些犹豫:“我就怕办得简单了,亲戚朋友会说闲话。”成员耐心解释:“现在大家观念都在变,都理解支持新风俗,而且咱们村不少人都简办了,效果也很好。”最终,刘智采纳了建议,只邀请了至亲好友,在村里的文化广场举办了温馨的婚礼,花费比原计划节省了一半多。白事方面,也摒弃了烦琐的旧俗和迷信活动,简化流程,倡导厚养薄葬,让孝亲之情回归到生前的关怀与陪伴。
文化活动精办,滋养精神土壤。为提升文化活动质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特色,结合各类节日精心策划文化活动。在节日活动中,不仅组织了传统的农产品展示,还增加了趣味运动会、农耕体验等互动环节。“以前的活动就是看看,现在能亲身参与,感觉和大家更亲近了,也更有节日氛围。”村民刘大姐笑着说。此外,龙山街道还定期举办年画展览、读书分享会等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志愿服务多办,传递温暖力量。龙山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立“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志愿服务机制,定期开展爱心护学、慰问孤寡、整洁村居、文明交通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下,广大群众热情响应,积极投身到各类志愿服务中。爱心护学活动中,志愿者们风雨无阻,按时来到学校周边,护送孩子们安全入校、离校,为孩子们撑起安全的“保护伞”。慰问孤寡老人时,志愿者们贴心地为老人打扫房间,陪老人谈天说地。整洁村居行动中,大家齐心协力清理垃圾、整治环境,让乡村更加整洁美丽。文明交通劝导时,志愿者们耐心宣传交通法规,引导群众遵守交规,营造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
通过移风易俗的有力举措,龙山街道在婚丧仪式、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文明新风吹遍乡村每个角落,村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龙山街道正向着文明和谐大步迈进。(通讯员 王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