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桑葚成熟的季节。近日,洲头乡宗营村30亩桑葚迎来采摘季,前来采摘尝鲜的游客络绎不绝,为当地乡村振兴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5月8日,笔者来到洲头乡宗营村泽宇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桑葚种植基地内,绿浪翻滚,夏风吹开茂密的桑葚叶,只见树上挂满了红的、紫的、黑的、绿的、白的桑葚果,甜蜜的果香弥漫整个果园。
“我们选择种植桑葚,不仅是因为它的经济效益高、投资成本低、易管理,最重要的是帮助做大做优观光、采摘、休闲农业。”宗营村泽宇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德勋对发展桑葚采摘业充满信心。
吴德勋说,桑葚果营养丰富,含有十几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养肝、补肾、补血等保健功能,深受人们喜爱,被称为第三代水果中的新贵。不仅如此,它能勾起人们对儿时生活的回忆。今年“五一”期间,来这儿“亲子采摘”的游客特别多,最多时一天销售了800斤桑葚果。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他在果园里种植了3000株三个品种的桑葚;果实为黑色的,个头大;果实为紫红色的,甜度高;果实为紫色的,采摘时间长,能够持续到10月份;它们的亩产量均能达到2000公斤,按每公斤30元的采摘价计算,亩产值可达到6万元
不仅如此,吴德勋在洲头乡党委政府的大力引导下,利用搭建的连体钢架温室大棚,发展热带水果种植业,已种植10亩火龙果、5亩芒果和4亩红心芭乐、百香果。去年,他种植的火龙果,平均亩产量突破2000公斤,亩产值达到4万元。
“我们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就是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群体的需要,如果说种植的桑葚,能够让顾客体验到儿时的味道,那么说种植的热带水果,就能够让顾客品尝到来自南国的味道。”谈起如何做大做优水果产业,吴德勋一脸自豪。
近年来,洲头乡党委政府聚焦乡村振兴,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水果产业,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金坝村,保持同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大面街道的长期合作,依靠对方提供的资金和技术,采取“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民”模式,大力发展葡萄种植业。截至目前,共成立葡萄种植合作社8个,葡萄种植总面积4000亩,年出产新鲜葡萄1300万斤,创产值8100万元。同时,通过葡萄产业带动,发展西瓜、黄桃种植,已种植麒麟西瓜160亩、黄桃130亩。
在乌池村,为盘活当地丰富的荒山资源,充分利用当地有着适宜脐橙生长的土壤、气候等自然禀赋,兴建占地80亩的脐橙种植基地,发展脐橙种植产业,并在成片的脐橙树间发展林下养殖,通过散养蛋鹅,增加基地经济收入。
在宗营村,借助该村地处G347国道的地理优势,兴建占地1060亩的生态“百果园”,种植桑葚、薄壳山核桃、黄桃、秋月梨、甜柿、丑桔等30种果树,并在进入“百果园”的公路两侧,修建了观光步道;在“百果园”内,修建了全木质结构景观长廊,致力将这里打造成为集绿色产品采摘、体验、休闲、科普宣传、农耕文化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区。
一粒小桑葚,串起水果大产业。随着大批的桑葚成熟,洲头乡迎来2023年第一个采摘旺季,也为接下来成熟的葡萄、西瓜、黄桃等果实的采摘招来了“人气”。一个以果富农、以果兴旅、以果美乡的新洲头呈现在人们面前。(通讯员 孙春旺 周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