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 安徽学习平台

河塌乡:改善“小环境” 提升乡村“大文明”

   稿件来源: 河塌乡   时间:2025-03-10 16:27:32   

  绿水青山是乡村振兴的亮丽底色,打造整洁有序、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河塌乡通过改善“小环境”提升“大文明”,以环境治理推动乡风文明建设,逐步实现“生态美”与“人文美”的双向提升。                      

  “庭院小美”点靓“乡村大美”

  几处规划整齐的小菜园里种着绿油油的白菜,院子里的空地干净敞亮,墙角整齐摆放着柴垛,角落花园里几朵小花点缀,这是安元村大桥组美丽宜居点的一户“美丽庭院”。在建设美丽宜居点时,安元村通过“发掘”特色小院“标记”庭院风景的方式吸引村民自觉改善生活习惯,打造属于自家的“美丽”庭院。

  “美丽庭院”是和美乡村的细胞,为助推环境整治“走进”民心,河塌乡大力倡导各村在美丽宜居点开展“美丽庭院”建设,通过入户宣传、村级评比、示范挂牌等方式,引导群众从自家开始,学起来、比起来、靓起来,形成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

  “众筹众议”共建美丽家园

  站在新页村陈上屋组的路口,一眼望去,一棵棵桂花树整齐排列在两侧,红叶石楠点缀其间,灰红相间的砖墙圈出一片片平整后的土地,整洁的农家小院与干净的道路相互映衬,一个整洁有序又不失乡村特色的村落映入眼帘。

  过去的陈上屋组,荒草多,杂树多,不仅有“废弃房屋”,还有“垃圾堆”,老百姓晚上都不怎么出来活动,蚊虫也多。

  为改变村居环境,新页村充分发挥党员和村民小组长的带头作用,按照“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理念,利用节假日多次组织召开村民小组会讨论环境整治各项事宜,通过让村民自发筹资筹劳,不断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充分提高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沟塘治理刷新乡村“颜值”

  风吹起池水泛起涟漪,水面倒映的墙画、树木随风浮动,这是河塌乡四利村汪湾三组一处当家塘边的风景。

  在开展整组环境提升时,四利村为有效恢复沟塘的清洁与活力,通过清理淤泥、整治岸坡、打捞漂浮物等一系列措施让沟塘逐步从“藏污纳垢”的角落转变成“风景线”,为建设和美乡村注入生态动能。

  季节变换,树枝抽出新芽,一抹抹忙碌的人影、一声声隆隆的机械声、一条条硬化的串户路、一处处拆旧后的土地......汪湾三组在阳光下展现出崭新的一面,聚贤亭旁,村民话家常、志愿者们开展活动、孩子们在亭下做游戏,一幅民风淳朴、文明和谐的画卷在乡野间徐徐铺开。(通讯员 吴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