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 > 洲头 > 乡村振兴 >正文

洲头乡:稻虾连作绘就生态农业好“钱景”

【 字体:    稿件来源: 洲头乡  作者: 余宜胜 胡锦文   时间:2025-04-18 11:34:25   

  宿松融媒讯 眼下,洲头乡的稻田连作小龙虾迎来捕捞上市期,一笼笼色泽鲜亮、活蹦乱跳的小龙虾被虾农们捕获上岸,抢鲜销售,稻虾连作基地一派繁忙。

微信图片_20250418104739.jpg

  在罗渡村红忠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稻虾养殖基地,数百亩虾田条块相连、波光粼粼、水草丰盈。一大早,工人们就开始捞笼取虾。只见工人们撑着小船,穿着水裤,取笼、收笼、抖笼……一只只成熟肥大、色泽红润的小龙虾在工人们一番娴熟的操作下纷纷滚落入船舱里。鲜活的小龙虾活蹦乱跳、沙沙作响。

  合作社负责人伍继红介绍:“这个时间段的龙虾非常走俏。我们是早放苗,早开捕,主打一个季节差。像这种标准的大虾每公斤能卖到40多元。合作社有稻虾田300多亩,现在每天能取虾500多公斤,随着气温慢慢升高,以后的产量还得提升。都是经销商把车开到基地上门收购,订单俏得很。”

  据悉,稻虾连作模式是将小龙虾养殖与水稻种植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态循环绿色高效生产模式,在6月中下旬小龙虾收获后继续种植水稻。因养殖小龙虾后土壤肥力增加,能减少水稻种植中化肥、农药使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稻米的品质也提高了。

微信图片_20250418104736.jpg

  为促进稻虾连作产业提档升级,洲头乡大力推广稻田小龙虾“繁养分离”和水稻种植“秧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在小龙虾养殖环节,小龙虾种苗繁育与商品虾养殖分开进行,改变“养繁一体”的粗放式饲养模式。在水稻种植环节,水稻秧苗提前在育秧工厂培育完成,在龙虾收获结束后,秧苗通过插秧机栽插在稻虾田里,有效解决传统育秧耗时耗地、茬口衔接不畅等问题。降低了稻虾综合种养风险,提升了稻米和小龙虾的品质,促进稻虾综合种养增产增效。

  下夹村欣兴家庭农场负责人吴畏说:“农场的400多亩小龙虾全部采取‘繁养分离’养殖模式,水稻全部采取‘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虾苗种质得到提升,成品虾的商品性更好。由于养殖水源来自大湖和天然降水,整个养殖过程无污染。这种绿色生态种养模式,小龙虾又大又干净,供不应求。”

微信图片_20250418104731.jpg

  近年来,洲头乡充分利用“临江环湖”区位优势和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因地制宜,把部分低洼地改造成稻虾连作基地,并推进稻虾连作产业标准化、生态化发展。

  捕龙虾、装龙虾、运龙虾、销龙虾……一曲生态农业的“丰收曲”已然奏响。目前该乡3.5万亩稻虾全面开捕,预计今年可产小龙虾600万公斤,可创总产值1亿元。(通讯员 余宜胜 胡锦文)

责任编辑:朱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