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头乡:风吹穗浪涌 稻谷又飘香
宿松融媒讯 近日,宿松县洲头乡再生稻种植基地稻浪滚滚,稻香袭人,成片的再生稻头季已经成熟,率先“开镰收割”,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金坝村的收割现场,成熟的稻穗颜色金黄,颗粒饱满,一束束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多台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稻田里来回穿梭,隆隆的机器声响成一片,卷入一串串金灿灿的稻穗,排出粉碎的秸秆,一粒粒金黄的稻谷尽收“囊中”。收割、脱粒、装车、转运,有条不紊,一气呵成。
“今年这个再生稻颗粒饱满,从刚刚收割的情况来看,头季平均亩产在750公斤左右,收成还是很可观的。”洲头乡再生稻种植基地负责人张明介绍,再生稻秧苗于4月29日移栽大田,目前头季成熟收割,大田生长期约105天。期间开展封闭除草2次,病虫害防治2次,与普通水稻相比,减少化学除草1次,减少病虫害防治2次,而且从育秧、插秧、管护至收割全过程都是机械化,不仅减少物资和人工投入,产量也有保证。
据了解,再生稻是水稻种植的一种新模式,与普通水稻不同,再生稻是一个种一茬收两季的水稻品种。即在头季水稻收割后,马上灌水追肥,利用稻桩上存活的芽桩,经过适当的管理重新发苗、长棵,进而再次抽穂成熟的水稻。后季省去了翻耕、育苗、插秧等工序,生育期短,具有省种省工、增产增收、节本增效、米质优良等特点,属于短时间内可再收获一季稻谷的高效稻类型。与传统双季稻相比,种植再生稻能够大大减少农资、人工、机械等成本。
据悉,为了促进再生稻稳步发展,提高再生稻种植水平,该乡组织农技人员不断开展再生稻配套技术试验示范,包括再生稻播期调整、耐机收品种筛选、肥水调控、作业机械选择等,并形成了再生稻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良种+良法+良机,该乡再生稻头季亩产在750公斤到800公斤,后季亩产在250公斤到300公斤,两季一起亩产在1000公斤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吨粮稻”。
“当前,再生稻头季收割正如火如荼展开,为了抢收再生稻,我们提前给种植户调配好收割机械,力争以最快的进度开展收割作业,同时按要求预留一定高度的稻桩,为再生稻的后茬生长留出充足的时间、创造理想的生长条件。再生稻头季收割一结束,后茬田间管理随即开展,确保后茬也取得好收成。”该乡农技站站长唐大江说。
近年来,洲头乡不断探索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新“稻路”,鼓励和引导种粮大户种植再生稻,高效利用耕地,增强科技赋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农户种粮收益,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余宜胜 胡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