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 > 洲头 > 基层动态 >正文

洲头乡:不误农时插秧忙 再生稻田换“绿装”

【 字体:    稿件来源: 洲头乡  作者: 余宜胜 胡锦文   时间:2025-04-24 16:13:24   

  宿松融媒讯 眼下,正是再生稻秧苗出棚入田栽插的黄金时期,洲头乡抢抓农时,全面开展再生稻栽插作业,起秧、运秧、插秧……广袤的稻田再次换上了生机勃勃的“绿装”。

  在洲头乡数字育秧中心的大棚里,一盘盘嫩绿的再生稻秧苗整齐排列在苗床上,满目葱茏,等待移栽。另一边,工人们熟练地卷起一盘盘再生稻毯状秧苗,放入特制的大兜袋里,然后吊入农运车上,运往田间地头进行机械化移栽。

  “育秧中心从3月中旬开始培育再生稻秧苗,计划满足8000亩再生稻栽插需求。经过一个月左右的精心培育和智能化管控,再生稻秧苗达到了移栽标准,从4月12号开始分批次陆续起秧机插。”育秧中心负责人张明介绍。

  在金坝村欣荣家庭农场的再生稻秧田里,田面平整,5台插秧机来回穿梭,伴随着“咔嚓咔嚓”的机械声,一株株翠绿的秧苗从秧盘上整齐有序地插进水田。转眼间,原本空旷的稻田很快就披上了一层翠绿的“新装”。有了现代科技元素的加持,插秧工作省时又省力,秧苗成活率也很高。

  “近几年再生稻种植效益非常可观,今年扩大了种植规模。现在正是再生稻头季秧苗移插的关键时候,今天叫了5台插秧机把这块145亩田插完。从育苗到栽秧、收割,全程都有机械化助力,加上政策支持和农技人员田间指导,我们对发展再生稻种植信心十足。”欣荣家庭农场负责人朱新平高兴地说。

  据悉,再生稻栽一次能收两季稻谷,作为一种高效种植模式,具有“一种两收”“节本增效”的独特优势。头季水稻收割后,稻桩能重新发苗、长穗并抽穗成熟,两季的产量加起来亩产1000公斤左右。这种省时、省工、省本、增产、增收模式深受当地农户青睐。

  为确保再生稻高产高效,洲头乡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和服务稻农规范化种植再生稻。从品种选择、集中育秧、整地施肥、机插田管等环节对再生稻种植户进行了详细指导,为再生稻实现“亩产过吨粮”目标强化技术保障。

  该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再生稻由于产量高,米质优,效益好,农民扩种再生稻积极性很高。目前秧苗长势良好,秧苗大田栽插工作正如火如荼推进,4月底完成全乡再生稻的栽插生产任务。下一步,我们将密切关注再生稻的生长情况,继续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不断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通讯员 余宜胜 胡锦文)

责任编辑:朱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