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头乡:小麦防病正当时 科技赋能促丰收
宿松融媒讯 眼下,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进入关键时期。洲头乡科学统筹,积极行动,组织发动全乡广大干群迅速开展以小麦赤霉病为重点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充分发挥植保无人机等智能装备优势,以科技助力夏粮丰产丰收。
在泗洲村,绿意盎然的麦苗一望无际,长势喜人,小麦赤霉病统防统治现场会如期举办。4架装载着药液的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遥控下在麦田低空来回穿梭,按照标准高度、规范速度和合适幅度将雾状的药液均匀地喷洒在翠绿的麦穗和叶片上,不一会儿便完成100余亩小麦的赤霉病飞防作业。全乡种植大户代表认真观摩了植保无人机对麦田进行的统防统治演示。
“通过今天的培训和现场观摩,我掌握了科学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基本要领,对今年小麦丰收充满信心。回去后就按照作业标准着手开展小麦病虫害的统防统治。”种植大户钱让祥说。
据悉,小麦赤霉病是当地常发性、重发性病害,今年存在偏重以上流行态势。该病害具有“可防难治”的特点,扬花期是小麦赤霉病的侵染高峰期,也是小麦赤霉病防控“窗口”期,错过最佳防治时期,病菌侵染为害造成小麦大幅减产和麦粒毒素超标,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品质和农户收益。
植保无人机作业,具有成本低、喷洒快、适应性强、效果好等特点,更能有效避免人工打药带来的安全隐患,成为今年小麦赤霉病防治的“主力军”。由于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采用了定向精准施药模式,与传统植保防治药械相比,用药量减少20%左右,一架植保无人机每天可以喷洒700亩左右,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和防治效果,有效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和植保水平。
为在防治窗口期保障小麦赤霉病防治全覆盖、作业无死角,洲头乡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植保无人机等先进农机装备“挑大梁”作用,科学调度70多架植保无人机投入到全乡7万亩小麦的赤霉病统防统治作业中,根据小麦生育进程的不同分批次精准施药,科学防治,全力以赴确保夏粮首战告捷。
“当下正是小麦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近期我地天气晴好,大家要赶在窗口期结束前抢抓农时喷药防治。植保无人机亩用水量2公斤-4公斤,要合理科学混配药剂,飞行速度小于5米/秒,每次施药时变更航向以提高防效。”在官洲村航程家庭农场的麦田里,洲头乡农技人员向正在开展飞防作业的农场负责人何怡山耐心地讲解防治要点。
据悉,今年以来,洲头乡充分发挥科技赋能、科技支撑作用,成立小麦赤霉病防控服务指导组,组织农技人员常态化开展病虫害防控指导服务,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科学调度新型智能植保机械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控作业,努力做到精准防控和应防尽防,以“智慧农机+科技服务”双轮驱动模式,为全乡粮食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链条支撑,用科技赋能助推夏粮生产提质增效。(通讯员 余宜胜 胡锦文)
责任编辑: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