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 > 洲头 > 基层动态 >正文

洲头乡:春日寻味 野菜香里诗意长

【 字体:    稿件来源: 洲头乡  作者: 余宜胜 胡锦文   时间:2025-03-03 09:37:58   

  宿松融媒讯 雨水节气过后,春意更浓。在洲头乡的田间地头,各种美味野菜争先恐后地拱出地面:马兰、蒲公英、春笋、野葱、蒌蒿、荠菜等等,一棵棵、一丛丛,嫩嫩的、绿绿的,它们都按捺不住寂寞,带着泥土的芳香迫不及待地探出各式“身姿”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信息。而在这些春季野菜里,最早端上餐桌、生长最广、食之最多的便是荠菜了。

微信图片_20250303093219.jpg

  荠菜,又名护生草、地菜、地米菜等,被誉为“野菜中人参”“蔬中第一珍”,是春季最有代表性的野菜。荠菜历来是药食同源的佳蔬,它营养丰富,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健胃消食、明目降压等功效。荠菜的耐寒力和生命力极强,凡是有土的地方都能生长。春寒料峭之时,别的野菜还不见踪影,它就已经在田埂、地头、冬闲地、沟边渠道、疏林间露出了头,播撒出春天的绿意,等待着食客们的采摘,因此也被叫做“报春菜”“迎春菜”。

微信图片_20250303093212.jpg

  每年的这个时候,在洲头乡的田间地头,便会看到相约前来采摘野菜的人们。他们挎着小篮,手握铲刀,行走在田野里,目光追逐着各种野菜。不一会儿,她们的竹篮里就装满了马兰、蒌蒿、蒲公英等野菜,但最多的还是荠菜。一位家住洲头集镇的刘女士说:“我们全家人都喜欢吃野菜,尤其是荠菜,它清香味美,天然无污染。每年几乎都要来这里挖荠菜,回去做荠菜饺子、荠菜春卷吃。这个季节,荠菜是最香的菜,也是最馋人的菜。”

微信图片_20250303093215.jpg

  记得小时候,每到这个季节,我都会提上篮子,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田野间挖荠菜。行走在田垄地头,目光在草丛间搜寻,那些叶子带牙、边缘呈锯齿状的,小小的、丑丑的,便是荠菜了。找到以后,对准根部,将小铲子不深不浅地斜插入土,太浅会将荠菜叶子弄散,太深会沾着较多泥土。不一会儿,竹篮里就装满了嫩绿的、带着春泥芬芳的荠菜。回到家,母亲会不厌其烦地处理我们这些“战利品”,转眼间,一棵棵泛着清香的荠菜在她手中变成了各种美味佳肴。

微信图片_20250303093204.jpg

  和荠菜一起赶春的还有其他野菜,当地百姓喜欢吃野菜,在他们心中野菜并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吃食,它更多代表着童年、时光、乡愁、乡恋。

微信图片_20250303093208.jpg

  人们在田野里找野菜、挖荠菜,是一种乐趣,也纾解了乡愁,而食用荠菜,是一种享受,也是迎接春天的一种仪式。据悉,在当地,荠菜的吃法多种多样,最常见的莫过于把荠菜包进春卷里,外酥内鲜。荠菜谐音“聚财”,吃荠菜春卷,寓意财源滚滚。荠菜与豆腐同煮煲汤,清清白白,满齿生香。把荠菜剁成馅,用来包饺子、做包子、煮汤圆,又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每一种吃法,荠菜特有的鲜香都让人垂涎欲滴,爱不释口。春季吃荠菜更有“春日三月三,荠菜赛灵丹”一说。

微信图片_20250303093223.jpg

  春来万物生,野菜鲜美香。这些形态迥异、味道鲜美的春日野菜,饱蘸着天地之灵气,以其特有的滋味,在岁月的长河中,一年年征服着人们的味蕾。“春食野菜”已成为当地百姓的传统和习俗,“野菜美食”纾解了乡愁、寄托着美好愿景。(通讯员 余宜胜 胡锦文)

责任编辑:朱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