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头乡:“故家乔木”盘根固 “衔泥归巢”润桑梓
宿松融媒讯 沃野田畴之上,乡贤被公认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以独特的智慧和深厚的乡土情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洲头乡将乡贤工作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优化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成功凝聚了乡贤的智慧和力量,壮大了乡村“硬实力”,让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变成“圆梦实践”。
“故家乔木”盘根固
乡土让我们重新认识乡村的价值;乡愁则是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复兴;乡贤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灵魂。
“故家乔木”盘根固,作为一直在左邻右舍中德高望重的众多贤达,他们根植乡土、奉献乡里、德高望重、为人楷模,是乡民言传身教的标杆、道德教化的榜样,蕴含着感染和教化百姓、滋养和润泽乡风的强大力量。
许玉先是泗洲村的一名“乡贤”,一次他接到省城打来的电话,对方是村民许长友不断的感谢之声。原来,许长友多年在外居住,去年因病生活困难,回村寻求低保救助。然而当年的低保申请期限已过,无法补办。村干部向许长友反复解释均未获理解,请许玉先前去调解。
“调解不仅要讲理,也得讲情。”在了解到许长友家确实生活困难后,许玉先带着村里乡贤参事会的成员凑了900块钱上门看望。许玉先耐心劝解后,许长友不仅理解了政策的程序性,也被“乡贤”们的真诚所打动,多次致谢。
泗洲村乡贤参事会已经成立14年,一批由村民评选的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的老教师、老村干等成为参事会成员;包括许玉先在内,专事调解的乡贤共有7名。
“我们村是移民村,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纠纷。通过乡贤们情理结合的调解,绝大部分矛盾都能及时化解。”泗洲村党总支书记汤彦说。
如今,泗洲村的工作经验在宿松全县各个乡镇推广,洲头乡11个行政村都涌现出一支“恋乡”“爱乡”“兴乡”的乡贤力量,有捐款建村史馆的老板,有办道德讲堂的退休教师……他们或慷慨解囊捐资助建,或为家乡建设四处奔走寻找资源,或发挥自身在文艺、管理、经营方面的特长,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或通过理事会、商会等平台为家乡发展奔走呼号。
“衔泥归巢”润桑梓
从乡村走出去的精英,或“出仕”、或求学、或经商,而后回乡的乡贤,他们用自己的学识、技艺、财富以及文化修养参与新农村的建设和治理,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文化道德力量教化乡民、反哺桑梓,对凝聚民心、促进社会和谐、重构乡村传统文化大有裨益。
在下夹村,就有一位备受赞誉的新乡贤石鹏飞。
石鹏飞一直离乡在外打拼,现在的身份是浙江明姬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一位心系家乡、致力于带动村民共同富裕的热心人。
“衔泥归巢”润桑梓。石鹏飞虽身在异乡,但始终关注家乡,他一直与村委会保持密切联系,积极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助力。多年来,他凭借自身企业资源,推荐众多家乡的高中、大学毕业生到公司就业,为这些年轻人打开了通往广阔职业道路的大门,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乡的就业压力。
在关怀弱势群体方面,石鹏飞也不遗余力。他深入了解家乡贫困户的生活状况,每逢年节都会自掏腰包购买大量生活用品捐赠给他们,给这些家庭送去温暖与希望。
当了解到农民下地的道路因坑洼不平影响生产时,石鹏飞果断捐赠20万元用于道路维修。这条修缮后的道路,不仅方便了村民的日常劳作,更成为了连接石鹏飞与家乡情感的纽带。
石鹏飞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乡贤的责任与担当,他的事迹也在当地传为佳话,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家乡建设。
“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故乡一盏灯。”正是有了石鹏飞这样珍藏家乡情怀的“游子”,促成了乡村振兴与乡贤人才的“双向奔赴”,为家乡谋发展,带群众共致富,成为了乡贤共同的心愿,他们也在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乡贤反哺家乡振兴的感人故事。
眼下,下夹村正在建设省级中心示范村,稳步迈向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乡贤的关注和支持。
“乡贤的回归,是家乡繁荣的开始,他们的智慧和资源,将为和美乡村带来无限可能。”下夹村党总支书记潘玉峰说,乡贤在参与村庄改造升级的建设中积极捐款捐物,正是他们拥有的这份乡情、乡音与乡愁,让乡贤情怀在家乡的土地上开出灿烂的花朵,画出最大同心圆。(通讯员 司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