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暖心志愿小服务 赋能基层“微”治理
宿松融媒讯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推手。近年来,宿松县坚持党建引领,将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通过精准、高效的志愿服务活动,助推基层治理提档升级。
日前,在宿松县华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对部分志愿者进行了集中培训,以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志愿服务工作高效、有序开展。近两年,华亭镇积极探索“干部带头、群众聚力”志愿服务模式,广泛吸纳司法干警、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网格员、老师等加入,为基层赋新能、添动力。
“这些东西要是坏了,志愿者就来帮我修理,还常来看看我,心里很高兴。”在华亭镇破凉社区,说起这些志愿者,村民余艳枝感慨地说道。
“作为华亭镇志愿服务队伍的一员,我们会在日常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借助这个志愿服务活动的渠道,还会搜集村民们的急难愁盼问题,可以说,现在我们镇的志愿小分队,是基层治理的有力推手,平日里不光会宣传法律法规,还会帮助村民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各类矛盾纠纷,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华亭镇党政办办事员石秋靓说道。
同样,在松兹街道龙井社区,有困难可以找志愿者帮忙,有矛盾纠纷还可以调解。先前,社区居民周秀兰反映,“停车难”和乱停乱放问题始终困扰着居民生活和社区治理,后来通过小区网格员志愿者的多方调解,积极破解小区“停车难”和乱停乱放问题,居民纷纷点赞叫好。
“以前我们小区车辆乱停乱放,车位总觉得不够用,带小孩也非常不安全,经过社区志愿者宣传和管理,现在小区秩序好多了,也帮助了我们解决了好多烦心事,现在舒心多了。”周秀兰向记者说道。
志愿者源于群众,具有扎根基层、联系各方和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化解矛盾的独特优势,是基层治理的有力推手。据悉,宿松县通过将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增强群众的自治意识,实现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共赢。据统计,全县实名注册志愿者近13万人,志愿服务队伍达到600多支。
“将志愿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有助于及时发现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志愿服务工作,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方法,探索建立志愿者积分激励机制以及具有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为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石武表示。(融媒体记者 张晓珍)
责任编辑:陶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