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亭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 重视做好文化名片
宿松融媒讯 为扎实做好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近年来,凉亭镇在专门组织人员开展本土红色文化调查搜集的基础上,今年再将挖掘新四军历史资料调查统计纳入到该镇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为之做出了大量工作。
古老的凉亭,不仅有着灿烂的文化历史,而且是鄂、豫、皖苏区的重点活动区域和抗战时期的重要战场。在革命战争年代,在这里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坚定的理想信念铸就了对党的忠诚,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
为有效做好区域红色文化名片文章,从去年开始,凉亭镇专门借助党史学习教育的平台,在全镇范围内,组织专人进行深入挖掘和走访,得到了广大“五老”乡贤的大力支持,获得了一系列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使许多红色历史人物和故事重新登台亮相。如《乡贤馆里的战斗英雄潘孝成》《徐家湾的红色印记》《红军营长石贵生的革命生涯》《李雪欧将军的老区情缘》等10多份珍贵材料都是通过这种深入走访、反复认证后才得以完善的佳作。在当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除了这些轰轰烈烈的战场情节外,隐蔽战线上的斗争同样展示了凉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与国民党顽固派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斗争经过。河西街余荣茂红色交通站就是“中原突围”中一次联合大营救的典型。为还原这段历史,近日,在该镇开展的新四军历史资料调查过程中,经办人员通过寻找知情老人提供的有效线索,开展深入走访座谈,终于捕捉到了在当年白色恐怖恶劣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地下斗争中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揭开了全镇红色交通员余荣茂同志与当地堡垒户女主人王钦联手合作,为秘密营救新四军女伤员李子春顺利脱险的详细经过。
令人遗憾的是,当新中国初露黎明曙光之际,余荣茂同志却因叛徒出卖在太湖执行秘密任务过程中,惨遭毒手,牺牲在了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前夜,时至今日,转眼70多年过去了,然而,老人这段闪光的历史再次为打造红色凉亭增添了闪光的一页。成为我们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的精神动力。 更为凉亭的红色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根据凉亭镇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自去年党史学习教育到今年为止,凉亭共有12份红色历史资料搜集入库,两处抗战遗址恢复重建,两处红色文化古迹正在申报阶段。 (通讯员 陈丙松 刘蓬)
责任编辑:朱宜
![](http://www.ahssnews.com//tybf/material/images/co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