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塌:育好秧苗 “稻”出丰收
宿松融媒讯“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这句农谚深刻地道出了育秧对于水稻种植的重要性。当下,正值水稻育秧的“黄金时节”,河塌乡锚定粮食增产目标,积极部署,全力推进水稻育秧作业,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筑牢根基。
走进宿松县河塌乡安顺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育秧基地,7座现代化育秧大棚整齐排列,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精准作业,一盘盘嫩绿的秧苗新芽舒展,充满生机。“这批早稻再生稻秧苗25天左右就能移栽,每亩秧苗可满足100亩大田的种植需求。”合作社理事长陈金友望着棚内长势喜人的秧苗,信心满满。
此前,河塌乡的种植大户大多采用水稻直播方式,但这种方式受倒春寒等灾害性天气影响较大,导致秧苗质量不稳定,对水稻产量造成一定威胁。为保障水稻种植,破解传统水稻育秧受制于天气波动大、出苗率不稳定等难题,提高粮食亩产量,安顺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创新引入“硬盘育秧 + 暗化催芽”技术体系,用基质代替营养土,借助恒温恒湿设备催芽,使种子发芽率从75%大幅跃升至98%。同时采用的水肥一体化自动喷灌系统,根据秧苗生长需求定时定量浇水、施肥,相较于传统育秧方式,机械化精准育秧让育秧更加均匀,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育秧的效率与质量。
春光不可负,农时不等人。为保障全年粮食丰产丰收,牢牢守住“米袋子”,河塌乡还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进行“零距离”农业技术指导,确保育秧工作高效安全运行。
在安元村育秧基地,一支由4名农技专家组成的服务专班正忙碌其中。他们穿梭于大棚之间,从铺土厚度的严格把控,到播种密度的精准设定,再到水分管理的细致指导,事无巨细,为育秧工作的高效安全开展提供了专业支持。
“秧苗二叶期需做好控温炼苗,将棚内昼夜温差稳定在5℃以内,才能培育出根系健壮的秧苗。”农技专家们围绕种粮大户在育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答疑,系统讲解秧苗田间管理技术,叮嘱农户合理施肥、科学控水,确保秧苗盘根良好,为水稻高产筑牢根基。
在农技专家的悉心指导下,种植户们有条不紊地摆放育苗盘,添加营养土、播撒稻种。一盘盘承载着丰收希望的秧盘迅速铺满田间。
近年来,河塌乡积极落实科技强农政策,培养专业育秧人才,推动散户育秧向专业化育秧转型,大力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河塌乡农业农村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动水稻机械化插秧、植保无人机飞防、水稻机械化收割等工作,借助科技赋能,向着水稻增产丰收的目标大步迈进。(通讯员 杨腊梅 张辉)
责任编辑: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