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塌乡:打好土地延包“组合拳” 为乡村振兴注入“稳定剂”
宿松融媒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决策部署,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近日,河塌乡全面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通过政策宣传、精准摸排、规范流程、强化监督等举措,确保延包政策平稳落地,为乡村振兴注入“稳定剂”。
高位推动,凝聚工作合力。河塌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二轮延包工作,将其列为年度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河塌乡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先后召开动员部署会、政策培训会5场次,组织乡村干部、村民代表200余人次系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同时,抽调农经站、司法所、村“两委”骨干成立10支工作专班,下沉至各村组开展指导服务,形成“乡村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宣传先行,政策直通民心。针对部分村民对延包政策存在的疑虑,乡村两级创新宣传方式,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一方面,通过村级广播、微信群、宣传栏等载体发布政策解读信息300余条,印发《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5000余份,用通俗语言讲清“延包不是打乱重分”“确权到人、确地到户”的核心原则。另一方面,组织“田间议事会”“院落夜谈会”等面对面宣讲活动20余场,由包村干部和乡业务骨干现场解答土地流转、继承确权等群众关切问题,消除“怕失地”“怕纠纷”等思想顾虑。“干部讲得明白,承包权稳了,我们种地、流转心里更踏实了!”斗山河村村民王先生表示。
精准施策,守牢公平底线。为确保延包工作公平公正,河塌乡坚持“尊重历史、兼顾现实、分类处置”原则,以2016年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数据为基础,组织各村对二轮承包以来的人口变动、土地调整、权证信息等情况开展“拉网式”核查,建立“一户一档”台账。针对承包地边界争议、家庭成员分户等复杂问题,采取“四议两公开”民主议事机制,邀请老党员、乡贤组成调解小组,逐户协商解决方案。目前,全乡已完成6个村、7710户、31917.03亩的摸底排查,化解土地权属纠纷15起,修正地块信息200余处,为精准延包打下坚实基础。
规范流程,保障农民权益。在延包操作中,河塌乡严格执行“调查摸底、拟定方案、公示确认、签订合同、归档备案”五步流程,统一制作合同范本、公告模板等文书材料,确保程序合法合规。尤其在合同签订环节,采取“集中签约+上门服务”模式,对于外出务工人员,通过视频确认、委托代办等方式保障参与权。同步推进延包合同与不动产权证书发放衔接工作,预计10月底前可全面完成延包合同签订,年底前实现新版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应发尽发”。
随着二轮延包工作的深入开展,河塌乡正以土地的“长治久安”托起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筑牢根基。(通讯员 张辉)
责任编辑: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