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 > 高岭 > 乡村振兴 >正文

高岭乡:返乡创业闯新路 稻蛙共养促增收

【 字体:    稿件来源: 高岭乡  作者: 杨勇   时间:2024-12-03 16:22:11   

  宿松融媒讯 走进高岭乡社坛村,可谓是身临其境感受“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南宋“稻蛙组合”的田园景象,50余亩的稻蛙养殖基地,此起彼伏的“呱呱”声正向人们分享着稻田丰收的喜悦。“返乡创业实施稻蛙共养这几年,我是在挫折中进步,在探索中成长,养蛙的技术是我在外面学习过,主要是这两年通过养殖实践来总结提高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如今稻蛙共养基地的发展终于步入了正轨,养蛙主要靠管理,只要勤于管理,收益基本上不会差的,一亩地的产出较单一种水稻有了大幅增加。”安徽源臻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惠刚一边在稻田忙碌一边说道。

  2022年,在高岭乡政府和社坛村的鼓励和大力支持下,社坛村在外农民工孙惠刚选择返乡创业。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孙惠刚看中了社坛村土地、自然资源有发展稻蛙共生养殖的优势,投资200万元建成社坛村“稻蛙共养”立体生态种养基地,构建了“蛙吃虫、稻遮阴”相互供给的生态系统,因地制宜地探索农业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稻蛙共养”将水稻种植与青蛙养殖有机结合,是一种绿色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是全绿色产业链条、立体化养殖模式的新兴养殖项目。社坛村稻蛙养殖基地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条件,在沟渠养殖黑斑蛙,在自然状态下,水稻和青蛙是平衡共存的,黑斑蛙喜阴,水稻可以为黑斑蛙遮阳,为其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而黑斑蛙爱吃稻田里的虫子,其粪便可以给水稻提供天然的肥料,这样种水稻不需施肥、不打农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同时提升了稻谷和蛙的品质,助力绿色农业发展,实现了以蛙产业带动水稻产业升级,大幅度提高了农田综合效益,真正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社坛村稻蛙基地的养殖成功实践证明,它不仅使返乡创业的乡贤增收致富,还能带动附近村民在家门口就近就业,从水稻、养蛙、就业三方面让闲置土地成倍增值。在6至9月份最繁忙的时候可雇用20余名本地群众就业,经常性解决3名脱贫户就业增收,人均年增收5000余元。

  社坛村脱贫户孙大叔激动地说:“我在黑斑蛙养殖基地早晚喂食,中午田间管理,离家很近,一个月有3000元收入,我觉得很好。”

  “我们这里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投放到稻田里的黑斑蛙生长快、存活率也高,而且肉质细嫩,在市场上很抢手。经过我们一年的努力与摸索,我们今年的稻蛙养殖品质和产量,跟去年相比,都翻了几番,现在生态稻谷亩产600斤左右,黑斑蛙亩产能达到3000斤到4000斤,蛙单价也将持续走高,每斤销售单价大约15元,除去成本,每亩纯收入2万元至3万元。”孙惠刚在介绍稻蛙共养理念的时候眼里蕴含着成功的骄傲与欣慰。

  近年来,高岭乡积极探索绿色“稻+”综合种养模式,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升产业附加值,带动更多的农民就近增收,通过引进稻蛙共养产业的成功实践,有效带动村民致富增收,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致富渠道,着力破解乡村发展瓶颈难题,高岭乡将扩大稻蛙共养基地规模,在发展特色种养方面谋出路、求实招,蹚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通讯员 杨勇)

责任编辑:朱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