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乡:凝心聚力兴水利 厚植乡村振兴“耕”基
宿松融媒讯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民耕种生产的重要保障。时值春耕备耕关键期,高岭乡立足“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系统思维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抢抓时节主动作为,通过系统谋划、科学施工、全民参与,扎实推进沟渠河塘清淤、塘坝整修、灌排系统升级等工程,着力构建功能完善的农田水利网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规划先行强基础,高岭乡坚持“早部署、早行动”原则,组织乡村干部开展水利设施大排查,建立需整修塘坝沟渠清单台账。通过“村组议事会+田间问诊”模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形成“清淤疏浚+功能升级”双轨推进方案。重点针对灌溉薄弱区域,同步实施渠道硬化、渠系配套等工程,构建“毛细血管”与“主动脉”贯通的灌排网络。
全民参与添动能,在施工一线,挖掘机与人工清淤协同作业的场面蔚为壮观,挖掘机沿着精准标线进行沟渠整形,工人们挥锹铲土、垒石砌渠,勾勒出春日建设的火热场景。创新推行“群众监督员”制度,邀请老党员、村民代表担任工程质量监督员,既保障建设进度又凝聚民心。通过“以工代赈”模式带动4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实现建设惠民双赢。
机制创新提质效,构建多维度管理体系,高岭乡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驻村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点的包保工作机制,对工程实施进度实行“日会商、周通报”。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乡分管领导常态化下沉施工现场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水利技术人员负责施工关键技术环节,村民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全程跟踪监督工程质量。广大群众也积极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为农田水利建设做贡献。
目前,全乡水利兴修工程已完成90%主体工程建设,即将全面完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5000余亩农田灌溉条件,实现旱涝保收目标。高岭乡党员干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持续提升农田供水保障能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夯实水利基础设施,正以“水网连通”促进“产业振兴”,绘就“沟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乡村振兴新图景,为全年粮食丰产打下坚实基础,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讯员 杨勇)
责任编辑: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