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乡:严把“四关” 锻造高素质党员队伍
宿松融媒讯 近年来,高岭乡高度重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将其视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通过精准把控党员发展的“入口关”、精心筑牢党员教育的“教育关”、精细强化党员管理的“作风关”以及精耕细作党员服务的“实践关”,持续激发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迈向新台阶。
筑牢“入口关”,优中选优强根基。高岭乡始终把政治标准作为发展党员的首要考量,在严格遵循党章和党内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进行全面深入考察。从培养环节开始,就深入群众,细致了解他们的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等基础信息,着重考察其政治立场、观点以及入党动机。将是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根本衡量标准,只有那些真正符合条件的人员才会被纳入发展计划。在考察过程中,通过审查思想汇报、开展组织谈话交流、了解工作表现等多维度评价,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从源头上确保党员队伍的高素质,永葆先进性与纯洁性。
夯实“教育关”,提升素养铸党魂。高岭乡积极构建系统完善的党员教育体系。一方面,严格落实入党积极分子定期培养制度,将日常培养与短期集中培训考察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依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量身定制教育培养计划。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党员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授课,内容涵盖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史党规党纪以及党性修养等多个领域,不断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同时,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制度,依托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APP等丰富平台,打造立体化、全方位的学习矩阵,让党员们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钙”,全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纪律严明、品德高尚、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
把稳“作风关”,规范管理促提升。高岭乡将党员监督贯穿于党员发展与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党员队伍的纪律性和规范性。严格遵循党员组织管理原则,精心完善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台账,详细记录每一位转入和转出党员的信息。针对农村党员特点,实施分类管理,为在职党员、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分别建立清单,构建起科学高效的分类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制度的作用,对党员表现进行客观公正地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评优评先、提拔使用紧密挂钩。通过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为党员干部划定纪律红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聚焦“实践关”,服务群众展风采。高岭乡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巧妙结合“四事四权”工作法,借助乡村振兴夜校、群众议事会等平台,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收集社情民意,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组建理论宣讲、环境整治、纠纷化解等多支党员先锋队伍,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化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机制,广泛开展党员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活动,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广阔舞台。广大党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层治理、文明创建、科普宣传等实践活动,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党的宗旨,锤炼工作能力,培育奉献精神。此外,高岭乡还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生病、受灾、残疾、年老等困难党员群体送去关怀与帮助,将党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位群众心中。(通讯员 杨勇)
责任编辑: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