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玉镇:整治人居“小环境” 刷新乡村“高颜值”
宿松融媒讯 “以前垃圾堆在巷口,雨天污水横流,现在户户配了垃圾桶,村头还修了休闲广场,住着舒心多了!”龙跃社区居民刘大妈指着家门口新修的柏油路感慨道。近年来,孚玉镇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先手棋”,通过系统化推进与长效化治理,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图景渐次铺展。
聚焦重点难点,疏通整治“肠梗阻”。镇党委建立“网格化+清单化”管理模式,组建由47名镇村干部构成的4支攻坚专班,对全镇15个村(社区)开展“拉网式”排查。通过定期清理建筑垃圾、规范公共空间管理、推进河道综合治理等方式,构建“问题发现、派单整改、验收销号”的闭环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环境治理效能。
党员先锋引领,激活治理“红细胞”。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拆除违规搭建,有效带动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工作。为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镇党委创新实施“党员联户1+N”机制,借助“板凳会”“夜访恳谈”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及时解决民生关切。同时,开展“美丽庭院”“文明示范户”等评比活动,为达标家庭颁发荣誉牌匾,激发村民自治热情,形成党群联动新局面。
创新管理机制,筑牢长效“防护网”。在刚性整治的同时,全镇着力构建柔性治理体系。探索建立积分奖励机制,推广“和美积分超市”,引导村民通过垃圾分类、庭院美化等获得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接入“智慧宿松”平台,在重点区域布设智能监控设备,实时监测垃圾清运情况并加强监管;组建乡贤、五老监督队,由退休干部、教师等担任环境监督员,开展“随手拍”义务巡查200余次。通过科技赋能与群众自治相结合,环境整治参与率从初期不足40%提升至82%,真正实现从“政府独奏”到“全民合唱”的转变。
锚定更高目标,擘画宜居“新图景”。站在新起点,孚玉镇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方案》为行动纲领,朝着“四个好”目标奋进,明确垃圾处理、绿化养护等公共设施的运维标准,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管护机制,通过制度约束与社会参与双向赋能,巩固整治成果。同时,重点实施“五化工程”,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依托整治后的生态资源,培育农家乐集群、打造田园综合体等,让环境整治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
从“脏乱差”到“洁净美”,从“一时清”到“长久治”,如今的孚玉镇,传统村居风貌与现代治理理念相融共生,环境整治与文明培育协同并进。下一步,孚玉镇将持续深耕,以民生为导向,用心答好“生态宜居与民生幸福”的时代答卷,朝着更高品质的城镇发展目标稳步迈进。(通讯员 汪慧敏)
责任编辑: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