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岭乡:鼓韵声声传古意 银龄灼灼映新篇
宿松融媒讯 在程岭乡,一所老年学校以程岭大鼓书传承为特色,每周邀请传承人亲授技艺,辅以焕新升级的教学设施和多元化师资力量,构建起“非遗活态传承+适老教育服务”的创新模式,让老年学员们在“老有所学”中重拾文化记忆,在“老有所为”中绽放人生新彩。
非遗课堂书声扬,传统文化润心田
每周三下午,老年学校教室内鼓板铿锵、唱腔悠扬,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程岭大鼓书第四代传承人江金华手持云板,从基础指法到经典唱腔展开系统教学。学员们或执鼓槌练习节奏,或围坐研习传统唱本,课堂氛围专注而热烈。为激发学习热情,学校特别设计“阶梯式”课程,从入门曲目《劝世文》到长篇选段《岳飞传》,逐步提升难度,并定期组织学员分组展示学习成果。非遗传承人江师傅表示:“不少学员从零基础起步,如今已能完整演绎经典选段,大鼓书的生命力在代际传递中愈发鲜活。”
硬件升级优环境,适老改造暖人心
为满足老年人多元化活动需求,近年来程岭乡对老年学校硬件设施进行“文体双升级”:教学楼顶重做防水并翻新外立面,解决多年渗水问题;室内增设适老化课桌椅、文件存放柜;庭院内,健身区配备跑步机、健身架等器械,羽毛球场和乒乓球桌更是成为课后热门“打卡点”。“以前下雨天总怕屋顶漏水,现在能打球、看书,教室敞亮了,活动也丰富了!”学员王大爷笑着点赞。
多元师资聚合力,银龄课堂显特色
老年学校充分挖掘本土人才资源,打造“跨界融合”的师资队伍:退休教师欧老师开设的软笔书法课上,学员们提按顿挫间感悟墨韵春秋;民间艺人徐阿姨传授的花篮编织技艺,让老竹篾在指尖翻飞中重焕新生;广场舞领队黄阿姨则带着老年学员执扇起舞,将传统戏曲身段与现代健身韵律巧妙融合。此外,新乡贤、农技能手等“土专家”也陆续加入授课团队,开设政策讲堂、种植技术等实用课程。这种“文化修身+技能养趣+知识赋能”的多元课程体系,让老年教育既有乡土温度,又显时代新意。
如今,这所充满活力的老年学校已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当暮色降临,教学楼里传出的阵阵鼓声与笑语,正谱写着乡村文化振兴的动人乐章。未来,程岭乡将继续深化“非遗+养老”模式,让更多老年人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新时代乡风文明的传播者。(通讯员 师旭辉)
责任编辑: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