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岭乡:“板凳会” 搭建基层治理新平台
宿松融媒讯 “以前反映问题,不知道该找谁,现在村干部主动上门,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有啥想法都能说。”近日,在程岭乡程岭村的一场“板凳会”上,村民张大爷感慨地说。如今,“板凳会”已成为程岭乡基层治理的新抓手,不仅拉近了干群距离,还推动了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
政策宣讲的“小板凳”
程岭乡通过“板凳会”,将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民生工程等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村民。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到土地流转政策,再到医保社保知识,村干部们把“文件语言”转化为“家常话语”,让村民听得懂、能领会。今年以来,全乡共举办“板凳会”政策宣讲20余场,覆盖群众1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政策知晓率。
倾听民声的“连心桥”
在“板凳会”上,村民们畅所欲言,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村里的道路是否需要修缮、农田灌溉设施是否完善、如何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这些关乎村民切身利益的问题,都在会上得到充分讨论。村干部认真倾听记录,能当场解决的当场答复,不能当场解决的,梳理形成问题清单,限期办理答复。截至目前,通过“板凳会”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40余条,解决实际问题30余个。
矛盾纠纷的“调解室”
过去,一些邻里纠纷因沟通不畅、调解不及时,容易激化升级。现在,“板凳会”成为矛盾纠纷的“调解室”。村民之间的土地边界纠纷、邻里琐事矛盾,村干部联合乡贤、老党员等,在“板凳会”上摆事实、讲道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今年以来,程岭乡通过“板凳会”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0余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板凳会”以接地气的形式,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未来,程岭乡将持续深化“板凳会”模式,不断丰富会议内容和形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构建更加和谐有序的基层治理新格局。(通讯员 李照先)
责任编辑: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