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艺:“能帮就帮”诠释企业家的格局与情怀
宿松融媒讯 陈文艺,男,汉族,现年52岁,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宿松县陈汉乡大明村人。民营企业家,东莞市光美装潢有限公司董事长,常年承建某上市物流公司全国各地仓库,为家乡人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能帮就帮”是他的内心情感的直白,“有舍才有得,格局最重要”是他信奉推崇的真理。
在某上市快递公司的庞大物流网络中,有一位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他朴素的衣着、黑框的眼镜很难将他与一名千万富翁画上等号,他的名字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陈文艺,一位52岁的民营企业家,以其谦逊低调的为人和乐善好施的品格,在陈汉山乡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2019年秋,陈文艺以诚实守信的品质赢得了总公司的信任,得以常年承建该物流多地仓库建筑工作,三年间承建总额超二十个亿,这让他积累起了不少财富。然而,富起来的他并没有恃富而骄、膨胀自大,反而更加低调谦逊、乐善好施,一心想着怎样反哺家乡、回馈社会。
三年疫情使许多行业举步维艰,而陈文艺物流仓库的建设却如火如荼,他的公司遍布全国多个城市,旗下建筑工人最多时达600余人。他招人的基本原则是本地人优先,只要你乐意干干得了就让你上。本村就有20多人长期在他公司从事管理工作,乡内村外100多人在他工地打工。平时管生活,年终加奖金,从来没克扣过工人一分钱。许多人在他的带领下,很快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他不仅是对自己的工人慷慨,凡是家乡人,外出游玩的,打工落魄的,只要讲的是宿松话,到了他工地都热情接待,管吃管喝管住,没钱的还送上回家的路费。了解他的人对此无不交口称赞。
2015年暑假,他的初中同学陈建蓉邀约他成立一个业余的慈善团队,专门资助一些家境困难的在校学生。他一口应允,当即转账五万元由她操办,不过却再三叮嘱,不能对受助学生说是他的捐款。陈建蓉对此非常不解。他笑着说;“树大招风,我做事是凭着良心,能帮就帮,不是为了虚名。只要让受助的孩子能感受生活的善美,感受人间的温暖,将来能传递下去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多年来,他默默资助着多名中小学生,从他们踏入校门到大学毕业,或是硕博连读,学杂费甚至生活费,受助的学生只知道有这么一名未曾照面、可亲可敬的叔叔一直在暗中陪伴,暗中关心,点燃了他们的希望,也改变着他们的命运。
他的慷慨,还表现在对邻里乡亲的关怀备至。他同村的人,凡遭遇大病或天灾人祸的,他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送上一个温暖的红包,多则三五千,少则一千,每一个红包都承载着他对父老乡亲的深情厚谊。即使面对网络上不相识的轻松筹或水滴筹,他也从不吝啬,一百两百元地捐着。他非常认同“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蕴含的道理。因此他也从不吝啬自己的爱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能帮就帮”的朴素情怀。2016年6月,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肆虐陈汉大地,当时正在外地的他得知情况后立即转款二万元委托陈建蓉筹集一车物资送往家乡大明村。他的善举汇聚成爱的海洋,传递着正能量。
2023年,他家乡大明村有条河的石桥曾被洪水冲毁,给村民的劳作带来了极大不便。得知这一情况后,他毅然决定投资五六万元再造一座简易的钢筋水泥桥。这座桥不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更成为了连接人心的纽带,见证了他对家乡的深情与奉献。
陈文艺常说:“人只要有了一点钱,就要肩负起一份责任。有舍才有得,格局很重要。”在他看来,家国情怀是每一位企业家应有的情怀。正是这种情怀,让他在不断追求事业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回馈社会,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企业家的担当与奉献,这也是他的格局。
陈文艺的事迹,是善行的赞歌,也是企业家的楷模。他的善举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公益事业,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通讯员 邓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