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热点 >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 >正文

浅析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机制现实困境与对策

【 字体:    稿件来源: 中共宿松县委党校  作者: 陈许彬   时间:2022-06-27 15:42:09   

  摘要:自习近平同志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之后,精准扶贫也成新时期农村地区扶贫的一个新趋势和新要求,相较于传统的扶贫模式,精准扶贫更加要求扶贫政策、扶贫导向以及扶贫资金流向的精确性,这对于解决农村地区贫困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精准扶贫为切入点,阐述了精准扶贫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分析了当前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机制方面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地区 精准扶贫 困境 对策

  据统计,目前我国还有大约7000万的贫困人口,根据我国的发展规划,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确保这700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才能够真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因而在未来十三五规划内,如何更加准确、有效的开展扶贫工作便是一个热点社会问题。农村地区扶贫工作是扶贫工作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也应当看到,在当前的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机制中,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现实困境,阻碍了扶贫工作的开展。

  一、精准扶贫概念和内涵

  所谓精准扶贫,也就是指在扶贫过程中,能够准确进行贫困人口识别,依据准确的贫困人口数据开展有导向性的扶贫工作,通过这种精准的扶贫模式,来提高扶贫工作的有效性,并且也能够降低扶贫资金投入。相较于传统的扶贫模式,精准扶贫更加强调扶贫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首先,对于扶贫对象的识别应当是通过科学规范的甄别标准和程序来进行,防止一些地区为了获得扶贫款而虚报贫困数据。其次,精准扶贫也更加强调扶贫工作的有效性,提高扶贫资金的利用率,与相关的经济产业结合,建立起长效的扶贫机制,能够彻底改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提高其收入水平,从而获得更好的扶贫效果。精准扶贫的开展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以及当地政府的积极配合,在习近平强化精准扶贫的重要性之后,我国近一时期的农村地区扶贫工作,也将主要以这种全新的扶贫模式来进行。

  二、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机制现实困境

  (一) 缺乏精准的扶贫识别机制

  在当前农村地区的精准扶贫机制建立和运行中, 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困境就是缺乏精准的扶贫识别机制,事实上,精准的扶贫识别机制是精准扶贫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精准扶贫识别的基础上,才能够开展相应的扶贫工作。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机制的建立还处于起步阶段,关于如何更加准确、有效的进行扶贫识别,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标准和工作程序,不同地区的扶贫识别机制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都是影响精准扶贫机制完善的重要因素。正是由于缺乏完善的精准扶贫识别机制,不能够准确的进行贫困人口识别和贫困情况识别,也降低了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性。例如,在贫困人口识别方面,以收入为标准进行贫困人口识别虽然最为简单有效,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这种贫困人口判断标准还存在着差异。一刀切的判断标准,并不能较为精准的进行贫困人口识别。

  (二) 部分地区存在贫困数据弄虚作假问题

  长期以来,扶贫工作都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国家发展政策,消除贫困也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应当看到,在长时期扶贫工作中,部分地区存在着贫困数据弄虚作假的问题。例如在全国贫困县评定方面,由于贫困县能够获得相关的国家财政补贴,因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获得扶贫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利用贫困数据弄虚作假的方式,夸大贫困人口数量,以获得贫困县资格。同时,还有一些原有的国家贫困县,为了保留原有的财政支持,故意隐瞒其经济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发展情况,虽然其经济水平已经不符合贫困县的标准,但是依然虚假保留贫困县身份。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农村地区,地方政府为了提升政绩,通过数据弄虚作假的方式,故意隐瞒贫困人口的上报,人为降低贫困人口数量,虚增人均收入水平,这种方式对于扶贫工作的开展,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尤为严重。

  (三) 相关扶贫政策和程序公开机制不规范

  相关扶贫政策和程序公开机制不规范也是当前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机制中所面临的重要困境问题,很多农村地区由于缺乏严格规范的扶贫政策程序公开机制,导致一些扶贫工作没有按照规定及时进行公开,这会降低人们对扶贫工作的信任以及政府部门的公信力。特别是在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中,如果在这一过程中缺乏公开、公正的管理机制以及信息披露机制,不但会影响到公众的信任程度和社会舆论,更会产生腐败死角,这一问题在农村机构的资金使用中尤为明显。一些农村地区的村委会在使用贫困资金时,存在随意挪用资金的情况,并且还存在克扣的现象,甚至部分村官还会利用这一机会开展贪污行为。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缺乏规范的扶贫资金管理公开机制造成的,没有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和接受公众监督。

  三、农村地区精准扶贫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精准扶贫识别机制

  首先,针对当前农村地区扶贫识别情况,应当建立起完善的精准扶贫识别机制,能够准确进行贫困人口甄别和贫困情况区分,依据统一、科学的标准程序开展扶贫识别工作。在开展精准扶贫中,以县级为单位,做到贫困人口识别动态化管理,杜绝一刀切式的贫困人口识别方法。完善的精准扶贫识别机制,应当包括数据筛选、走访、长时期考查以及信息登记和公示等各个环节和过程,特别是在走访和考查过程中,应当真实、准确了解贫困人口数据情况,特别是贫困家庭的真实收入情况等等。在信息公式阶段,接受村民的信息反馈,如果有村民对选定的贫困家庭存在异议, 应当及时接受反馈信息,并且派遣专人团队进行进一步的考查核实,防止虚假贫困家庭的出现。通过建立这种完善的精准扶贫识别机制,能够大大提高扶贫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二) 加强对农村地区贫困情况的真实统计

  为了防止部分农村地区在贫困数据方面弄虚作假,精准扶贫的开展应当加强对农村地区真实贫困情况的统计,由国家相关扶贫部门派遣专门的团队,或者同统计部门联合派遣统计团队,深入农村地区开展贫困数据统计,这对于更好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统计过程中,不但要统计真实的贫困人口数量、分布、家庭状况等等,还应当统计当地的相关产业发展情况、贫困人口近年来的变化情况等等,制定详尽的数据统计报告,以便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另一方,相关部门也应当加强对于地方政府的监督,防止一些地方政 府在贫困数据方面弄虚作假,既不能隐瞒贫困人口,虚增收入水平,也不能为了获得贫困财政补贴,而故意虚减收入水平,虚增贫困人口。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建立起完善的贫困数据监督机制,包括全国性的贫困人口数据库,对贫困数据进行实时化、动态化的监控。

  (三) 建立农村地区精准扶贫阳光管理机制

  为了提高扶贫资金的利用率,提高精准扶贫的效果,应当在农村地区 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中,建立起阳光管理机制,确保所有的扶贫资金使用行为和管理活动都是公开、公正、透明的,防止出现腐败死角。特别是在村一级的贫困资金发放管理中,为了提高资金利用率,可以直接由资金拨付部门向贫困家庭个人账户进行资金发放,防止出现中间环节的克扣问题。同时,在其他扶贫模式方面,如与当地优势产业合作,建立长效扶贫机制中,可以有专门的扶贫管理部门对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和企业进行考察,选定合作对象,进行相应的资金扶持,增加定向的贫困人口就业或者贫困家庭补贴,以这种扶贫企业发展的模式来彻底解决贫困问题。在这些活动开展中,都应当建立起更加阳光公开的管理机制,以确保取得较好的实施效果。

  四、结论

  在我国新时期的扶贫工作中,精准扶贫将是主要是的扶贫模式。在当前农村地区的精准扶贫机制中,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困境问题,如缺乏精准的扶贫识别机制、部分地区存在贫困数据弄虚作假问题以及相关扶贫管理程序公开机制不规范等问题。为了促进扶贫工作的开展,完善精准扶贫机制,应当针对这些问题积极进行解决,建立完善的精准扶贫识别机制,加强真实贫困数据的统计,提高扶贫工作和管理程序的公开性、透明性。

  参考文献:

  [1]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 策与路径选择 [J]. 农村经济,2014 (6):78—81

  [2]张笑芸,唐燕.创新扶贫方 式, 实现精准扶贫[J].资源开发与市 场,2014(9)

  [3]林昆勇.在精准有效上推动 扶贫工作科学开展 [J]. 广西经济, 2014(6) :35—37

  (陈许彬,1965年生,安徽省中共宿松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责任编辑:陶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