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员称号在社区工作中闪耀发光
宿松融媒讯 他从军16载,守卫西藏高原从未离开,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退役后安心扎根基层,时刻保持军人本色,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做到“退伍不褪色”,他就是龙山街道振兴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尹杨明。
今年44岁的尹杨明是一个有着24年党龄的退役军人,2012年12月退役后到振兴社区工作,先后担任社区报账员、居委会副主任等职,2021年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在社区工作期间,他严于律己,关心群众,敢于担当,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身边同事和周边群众的高度肯定。
筑牢拒腐防变底线
社区报账员,“官”不大,但是事情多,是个苦差事。但尹杨明认为既然接手了这个任务,就要带着感情干,带着使命干。
“作为社区‘报账员’,必须树立和强化廉洁意识,正确处理好各种账务问题,筑牢自身思想防线,才能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尹杨明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16年,社区启动了为民服务中心、卫生室、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工程建设。作为一名在部队淬炼多年的共产党员、退伍军人,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理想信念已深深扎根他的内心深处,支持他一路走了过来。几年来,尹杨明为社区节约办公经费6万余元,所经手发放的征迁拆迁补偿款等经费超过1亿余元,他未错发、漏发群众每一分钱,没有出现一分一厘的差错,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群众“有事就找杨明”
居委会主任官不大,但离群众最近,为群众办实事最具体。尹杨明时刻不忘党员职责,不负百姓期盼,关心身边群众,关注特殊弱势群体。
在与身边群众相处时,他总是以“与人为善”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自己传递给身边群众;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中,他自己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的爱心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让“共产党员”的光荣形象在群众心目中高度树立。
“有事就找杨明。”在振兴社区许多困难群众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2017年6月,社区五保户徐某在县城北站发生了交通事故。得知情况后,尹杨明立即放下手头工作赶到现场。在协助交警处理完现场后,他及时通知老人的直系亲属,同时迅速把老人送到县中医院就诊。挂号、办理住院手续、楼上楼下送老人拍片子、做CT等,在医院里,他忙得不可开交。等把老人安顿好住院后,已经是晚上8点多。老人的亲属陆续赶到后,对他是一个劲地表示感谢,而他只是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然后把情况与老人的亲属交接后就默默地离开了。
社区孤儿张某,一直以来就和86岁高龄的祖母相依为命。2020年11月11日晚,小张突发疾病。面对突然的病情,祖孙二人不是求助其他亲人,而是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尹杨明。接到电话后,尹杨明立即与妻子一起将小张送到县中医院,帮助她挂号缴费,楼上跑到楼下办理住院手续,其妻子全程陪同小张验血、做B超等,等把小张安排好住院后,夫妻二人回到家已近凌晨。
关键时刻见证担当
2020年,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县各地迅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自年正月初一起,尹杨明就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疫情第一线。
在大多数居民思想上还不理解、行动不支持时,他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向全村800多户发放了县政府《致武汉来宿返宿人员的一封信》。在“居民一家亲”“党员之家”“退役军人之家”、联防长群等网络工作群中,他不间断发送官方疫情动态、防疫知识、防护措施等防疫信息820余条。在疫情暴发的关键节点,他积极发扬一名军人“连续作战,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67天。
在疫情防控的日子,尹杨明用自己的双脚和同事们一起走遍了每个楼院、小区,每天和大家一起张贴温馨提示,发放宣传材料,解决急难险重问题。同时,他紧盯网格防控这个工作重点,时时跟踪监测辖区内的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的健康监测、入户随访和居家隔离,并对外来居民加强重点跟踪关注,通过电话、微信、入户等方式随时掌握他们的情况,做到防控到位、不留死角。
因表现优异,尹杨明先后获评“优秀共产党员”“征迁工作先进个人”“宿松县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个人”“优秀工作者”。(通讯员 吴金旺)
责任编辑: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