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热点 > 风采 >正文

石金喜:五保户的贴心“保姆”

【 字体:    稿件来源: 洲头乡  作者: 孙春旺 袁洁   时间:2022-10-27 09:23:00   

  宿松融媒讯 每隔一个星期,给老人端来一盘熟猪肉;每隔一个月,给老人买来一袋大米;每隔几个月,给老人送来几套换季的新衣服……在洲头乡,有一位普通党员,自2021年9月份以来,坚持悉心照顾村里一名患有智障的五保老人,让老人深切地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给予的关怀和温暖,他就是洲头乡坝头村村委会副主任石金喜。

  被石金喜悉心照顾的五保老人叫张先国,年近六旬,膝下无儿女,因患有智力障碍,身体丧失劳动能力,辨别事物能力差,且缺乏自控力。由于存在这些方面的缺陷,老人对不同面额的人民币,根本不认识,时常花错钱,还花钱没节制,有时不到一个星期,就把政府当月发放给他的养老金花完了。

  了解到老人的境况后,石金喜便主动与老人结对,义务承担起 “蹲点”照顾老人的责任。在他的关心照顾下,老人家里的卫生环境渐渐变好了,饮食起居也有规律了,但不管石金喜怎么劝说,老人还是改不了花钱没节制的毛病。无奈之下,石金喜不顾外界对他的“质疑”声,代管老人的养老金存折,由自己来打理老人的日常生活开销。为此,定期或不定期购买米、油、盐、酱油、洗衣粉、牙膏等日用品,成了他日常照顾老人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

  老人喜欢吃猪肉,但不会烧猪肉,石金喜就每隔一个星期,找餐馆给老人定做,然后送到老人家里。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慢慢被石金喜的真心付出所感动,对石金喜代管养老金存折的事情,已由最初的排斥转化为信任,在他的心中,石金喜就是他的亲人,就是他生活中的“一片天”。

  石金喜家距离老人的家里700多米远,只要有空,他就会去老人家里,陪老人唠嗑,帮老人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查看给老人买的生活用品用完了没有;检查老人家里的电路是否正常,液化气罐的开关阀是否关严,还不忘叮嘱老人不能去离家远的地方游玩,防止走失。

  一天傍晚,石金喜像往常一样,骑着电瓶车上门看望老人,没想到老人家的大门紧锁。他立即向附近居民打听老人的下落。有村民说,当天上午看到老人沿宿复公路线,徒步往复兴镇方向走去了,之后就没看到老人回来。石金喜顾不上回家吃晚饭,迅速骑上电瓶车沿宿复公路线往复兴镇方向寻找,边骑车边观察公路两边的情况,每骑出一公里的路程,还不忘停下车子询问路边居民是否见过老人。经过连续两个小时的苦苦寻找,他终于在复兴镇老街的一条胡同里,找到走失的老人。

  对于无劳动能力的张先国来说,每月仅靠650元的养老金来维持生活是不够的。石金喜便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自掏腰包给老人买衣服、买补品,就连老人多次治病的钱都是他支付的。今年4月,老人旧病复发,石金喜及时将老人送到县城医院治疗。老人住院两天期间,他跑上跑下给老人挂号、买药,一日三餐给老人端水送饭。

  因为照顾老人,石金喜比以前越来越忙了,走亲访友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每每想到老人在身体和智力上的不好状况,石金喜更加觉得老人离不开自己,于是一次次地放弃与同事、家人外出旅游的机会,并推掉了很多的应酬,默默地守护在老人身边。

  石金喜觉得自己只有这么做,才能对得起当初提出结对照顾张先国的承诺。尤其自己还是一名有着17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更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更要争当弘扬孝老爱老传统美德的表率。

  如今,每隔一个星期,给老人端来一盘熟猪肉;每隔一个月,给老人买来一袋大米;每隔几个月,给老人送来几套换季的新衣服……成了石金喜悉心照顾张先国老人雷打不动的规矩,也使得他被当地广大干部和群众公认为“五保户的‘贴心保姆’”。(通讯员 孙春旺 袁洁)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