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机械化插秧跑出春耕“加速度”
宿松融媒讯 春回大地,农事正忙。宿松县抢抓农时,全面推广机械化插秧技术,让传统水稻种植焕发新生机。通过“机器换人”,不仅大幅提升种植效率,更为粮食稳产增收注入新动能。
在宿松县长铺镇长铺社区的千亩良田里,三台高速插秧机正开足马力作业。农机手熟练地将秧盘装入机器,转眼间,一排排嫩绿的秧苗便整齐地“站立”在水田中。
“一台插秧机每天能完成35-36亩作业,三台机器联合作业,日均可插秧120亩左右。” 农机手朱士连介绍道。
种植大户冯水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往年2000亩地需要40多天、每天100人才能完成插秧。现在采用插秧机机械化作业,10天左右就能全部完成,效率提升4倍的同时,成本降低60%。”
同时,针对今春旱情,宿松县长铺镇长铺社区未雨绸缪,新建3座提水站,配备12台大型抽水泵,从幸福河道引水灌溉,确保5000余亩再生稻按时完成插秧。社区副主任方四国表示:“所有农田4月底前都能完成机械化插秧。”
今年宿松县计划种植再生稻近9万亩,其中机械化插秧面积达2.2万亩。随着“机器代人”模式的推广,传统农业正加速向绿色化、高效化、规模化转型。(融媒体记者 张勇)
责任编辑:陶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