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热点 > 部门 >正文

宿松:打造研学旅游基地让文物“活起来”

【 字体:    稿件来源: 县文保中心  作者: 司舜 张晓培   时间:2024-11-07 09:19:51   

  宿松融媒讯 “到宿松来游玩一定要去博物馆打卡镇馆之宝北宋仙人吹笙壶”“讲解员讲得太棒了!和蔼可亲,细致体贴。”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在“双减”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博物馆研学游成为一处亮丽的旅游风景线。作为省级社科普及基地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宿松县博物馆积极创新青少年教育模式,不断增加优质文化资源供给,精心组织策划了一系列融合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的研学文化活动,多措并举打造“文博+研学”旅游基地。

  馆校合作让“课堂行走”

  博物馆“研学热”的出圈,一头连接着教育,一头融合着文旅。2024年,宿松县博物馆主动适应旅游市场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研学课程内容,精心策划推出了一系列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视角精美的研学品牌,创新融合讲解、教学与亲身体验于一体,为学员们持续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博研学盛宴。

  作为城市文旅融合的最佳结合点之一,该馆充分发挥了城市文化会客厅的功能,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研学团队、中小学生周末研学团队等县内外的研学旅游团提供了一系列特色社会教育活动项目,如“文明溯源——黄鳝嘴遗址史前文明”“封国置县——松兹侯国由来史”“宋代陶瓷器及钱币文化”“近代精品银元展”“山水丰碑——近代红色革命展”等。“通过定制参观路线、提供分众化讲解服务和沉浸式互动体验等活动内容,带领学员们了解宿松历史文脉,感受地域历史文化,实现“研”途皆学问,让宿松博物馆成为研学旅行的必经“打卡地”,打造宿松研学基地文旅融合新模式。”博物馆负责人齐晓荣说。

  推陈出新使思维拓展

  不同于课本教育,博物馆研学的最大优势在于“沉浸”,借助藏品、展览和数字化等手段进行多角度展示,让青少年在活动中自主进行观察,在了解藏品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提高审美情趣的同时,将所见与所思相结合,拓展自己的学习思维。

  2024年暑假期间,宿松县博物馆充分发挥社教功能,成功举办了“暑假乐享宿博”,将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创新旅游形式,实现“游研并举”。结合中秋、国庆等节日特点,开展了“宿博里寻月亮赏国宝”“七天玩转宿博”等特别活动,丰富节日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前来参加研学活动的学生纷纷表示,“学校组织的研学游加深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感受了古人的生活智慧,同时也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此外,“李白与宿松”“寻秘桑落洲文化”“百年红色党史精品课”“跟着悟空寻国宝”“打卡红色电影院”……这些课程的设置最大程度利用博物馆的实物性、直观性等特点,将知识融入视、听、感交互体验中,打造“沉浸式”和“探究式”课堂模式,合理设置研学时长,让旅行与教育深度融合,吸引着周边市县乃至省内的游客和学生群体走进宿松,感受宿松,爱上宿松,以博物馆之力助推宿松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服务提升将供给“盘活”

  2024年,博物馆不断优化研学接待工作,通过调整开放时间、增加进馆参观人数、优化馆内参观环境等措施不断提升博物馆的公共服务水平,并针对博物馆讲解需求大的情况,增加了团队预约讲解服务和专业技术人员志愿讲解服务。对来宿博进行研学的学生团体,给予更多关注,并尽可能提供好讲解服务。整个暑假期间,共接待了来自武汉大学校友会、安徽师范学院、安庆师范大学、池州学院、松兹小学、实验中学新城分校等县内外研学团队30批以上,服务学生近万名,让博物馆真正成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学习历史文化,品读中华文明的“第二课堂”。

  研学旅游基地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将坚持以文化为联结点,将交流性、互动性强的游戏、联谊、科普等课程方式融汇其中,与专业性文化教育机构深度合作打造系列化特色研学旅行线路、项目。宿松县文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把研学旅行基地打造成为活化历史文化的创新型展示平台,让更多青少年及历史文化爱好者走进宿松、爱上文物。下一步,博物馆将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不断推出优质教育课程,盘活内外社教资源,创新推出多元化的陈列展览、多维度的社会教育、有温度的公众服务,着力打造研学游打卡地,以优质文化浸润美好生活,促进宿松县博物馆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司舜 张晓培)

责任编辑:姚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