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热点 > 部门 >正文

宿松交警落实五项措施 推深做实“一感两度”工作

【 字体:    稿件来源: 宿松交警  作者: 陈进   时间:2024-05-24 10:36:29   

  宿松融媒讯 近期,宿松公安交警立足主责主业,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落实五项举措,做优做实“一感两度”工作,全面提升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加强交通秩序管理,提升群众出行安全感。大队通过组织中队开展看交通秩序,看执法规范,看服务态度,比工作效率,比业务能力,比群众满意度的交通秩序整治“三看三比”活动,对城区早高峰交通通行秩序进行了实地看、对比看,要求围绕事故预防工作目标,对照勤务落实情况,看清短板弱项,进一步压实路面勤务,提升见警率和管事率,形成相互交流学习,促进形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促进交通秩序再提升。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特别是对酒驾、醉驾、超速、闯红灯等严重违法行为的打击,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提升公众出行安全感。5月份以来,共查处各类违法行为6540起,其中酒驾38起,醉驾4起,无证驾驶10起、疲劳驾驶5起、超速346起、超载244起、非机动车违法行为5605起,其他违法行为292起。

  优化交通安全设施,增强交通环境满意度。大队科技股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在节假日期间实施交通流量预测、实时路况信息发布、智能信号控制等便民利民措施。在城区设置4条“绿波”通行道路,减少交通拥堵,提升公众出行体验。在群众反映强烈的鼎和广场不规则路口增设右拐提示标牌3块,取消龙井路等喇叭路口违法采集点位6处,改善不合理交通标志标线36处。根据群众网上建议,合理调整设置交通信号灯13处,增设交通安全设施17处,切实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行人安全。查处网友举报驾驶报废车上路、随意变道、闯红灯等交通违法29起,并逐一向群众反馈查处结果。

  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提升宣教工作覆盖面。为全面提升农村老年人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大队联合乡镇、街道在全县开展“关爱老人,从安全出行开始”100场“四个一”(播放一部交通安全警示片、开展一次面对面宣讲、张贴一张交通安全提示海报、发放一份出行安全知识宣传页)活动。活动主要安排在农村公路沿线,尤其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的乡村茶馆、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食堂等老年人集中的场所,力争做到全覆盖。大队专门制作了交通安全警示片《车祸无情》和30000份宣传折页,用本地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群众,提升宣传效果。此外,还利用电视、广播、户外广告以及《平哥说交通》、宿松交警在线等官方微信、抖音公众号发布交通安全知识、法律法规解读、事故案例警示等内容,扩大宣传覆盖面,增强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增进群众对交警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提升整体的满意度和社会和谐度。

  规范执法服务流程,增强公众参与度和信任感。大队严格执法并优化服务流程,切实增强公众的参与度和信任感。通过规范使用执法记录仪、公开执法标准和程序,确保执法过程全透明。路面执勤交警在执行任务中推行“说理式”执法,保持专业、礼貌的态度,使用标准化的法言法语和行为规范,增强民众对交警执法的尊重和信任。事故处理中队简化交通事故处理流程,建立网上交通事故视频快处岗,提供在线报案、进度查询等便捷服务,缩短事故处理时间,提高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效率。简化20余项车驾管业务办事程序,推行在线办理驾驶证换领等业务,让办理业务群众“最多跑一次”,全面提高服务效率。高度重视群众对公安交管工作的意见建议,畅通投诉与建议渠道,鼓励公众对交警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及时反馈处理信访投诉76件,回应意见建议154件,办结率达到100%,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建立警民互动机制,形成共享共建共治格局。大队高度重视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交通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圆满完成24件建议和提案的办理工作。建立微信“交警警民议事厅”,及时发布交通管理政策、道路状况、安全提示等信息127条,同时收集民众的反馈、建议和举报86件。形成快速响应机制,共享交通信息平台。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等多方合作,建立“警邮合作”“警医合作”通道,与城市规划部门协作优化路网设计6处,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展学生交通安全教育218场次,与科技公司合作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听取民众对交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46条,共同研究解决交通拥堵、停车难、交通事故预防等问题,并及时反馈结果,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满意度。建立交通志愿者队伍,协助交通疏导、宣传教育等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共治氛围。通过共同参与交通治理,有效提升交通治理效率,实现交通环境的安全、有序和高效,增强民众的归属感和责任感。(通讯员 陈进)

责任编辑:姚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