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社局:用心办实事 用情解民忧
宿松融媒讯 早上8点前到办公室,拖地、烧水,打开电脑,拿出笔记本……董璇就这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是人社局的一名年轻干部,虽然是在办公室,但从早到晚,她的工作日程表满满当当。董璇的工作状态是县人社局干部的缩影,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坚守温暖着群众。
“我特别感谢人社局工资股的董股长,她在为我办理调入人员工资待遇的时候非常认真负责,帮我补上了大学生村官期间的四年工龄。”从怀远县调回宿松县工作的事业单位人员桂前禄激动地说道。
通过了解,原来是宿松县人社局工资股的股长董璇同志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发现调入人员桂前禄原单位的工资关系介绍信认定的参加工作时间是2019年9月,而该同志的人事档案中显示他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在任大学生村官,这四年的时间却没有计入工龄。“我在发现这一问题的时候再三核实了桂前禄同志的人事档案,确认这一情况属实后向领导进行了汇报,并按政策规定对小桂的工龄进行了重新认定。”董璇坐在电脑前笑着解释道。
人社政策专业性强、覆盖面广,政策看不懂、待遇算不清,阻碍着政策服务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人社干部千方百计让政策待遇“看得懂算得清”,工作态度细而又细。
每天,董璇的办公桌前总是排起长长的队伍,她经常是一坐就是大半天过去了。为了将工资股的服务工作做到位,加班基本是常态化,她总是提前做好工作计划,并利用下班时间对受理的纸质资料进行审核登记,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她常说,“这是我的本职工作。”而小桂同志朴实真切的话语,是对董璇工作的认可,更是对宿松县人社局为民服务的褒奖。
“杨叔,这样吧,我加一下您的微信,回头您在填退休材料的时候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找我,填好之后可以从微信发给我看一下,您从单位过来一趟也不近,省得您跑来跑去的。”工资股的工作人员小李耐心地对前来办事的群众说道。
老杨是宿松县交通运输局下属机构的工作人员,今年十月份退休,作为老人事,办完自己的退休手续是他站好工作的最后一班岗。杨叔来对接自己的退休事宜的时候,很感激地说,“你这个妹,服务态度真是不错。我曾经是一名军人,退役后分配到交通局工作。现在退休的时候正好还赶上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职级并行,真是感谢党的好政策啊!作为一名老党员,我用几十年的实际行动和点点滴滴的进步,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向党的二十大致礼,也为自己的在职工作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感到很自豪!”
人社部门大部分工作内容涉及民生,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事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人社大楼里,每天来办理业务的单位人员有很多,来咨询社保、就业等各方面政策的老百姓也很多,每次看到那些跟我父母年纪差不多的叔叔阿姨由于不认识字找不到办事股室而手足无措的样子,我内心就很不是滋味,会很热心地上前询问并帮助他们。” 工资股的工作人员小李同志说。正是源于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汇聚成了宿松县人社局为民服务的靓丽名片。
民西社区的居民王大姐在送完孩子上学之后,骑上了电瓶车,五分钟之后到达了附近的雇主家中,开始了她为期半天的家政工作。
自从孩子上小学之后,她就没有出去工作过。“两边的老人年纪比较大,身体又不好,接送孩子正好又是上下班高峰期,我也不放心。哪个公司愿意招一个上下班时间不准时的员工,所以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王大姐说道。
县人社局结合山水公园广场的喜迎二十大文艺汇演开展“三公里”就业招工宣传活动,王大姐带孩子到广场玩的时候正好看到了,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了解了一下。“人社局的工作人员非常热心,听说她的情况之后,向她详细介绍了几个灵活性就业岗位的工作地点、工作时长和待遇等等,并及时地打电话帮她跟家政服务公司取得了联系。”王大姐觉得非常适合自己,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当下果断与企业达成了就业协议,成为一名家政人员。
就这样,一直在家照顾孩子的王大姐实现了就业,每天早上送完孩子就到雇主家中,洗衣、打扫卫生、做饭……到十一点二十就去接孩子,在家吃过中饭送孩子到学校再到雇主家洗碗,收拾利落之后就可以回家了。每天工作四个小时左右,月薪1800元。“既能顾到孩子,还能赚钱,离家还近,非常感激县人社局的工作人员帮我找到了这份工作。”王大姐满意地说。
疫情反复,县人社局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实施更多有温度的服务举措,积极打造以社区三公里范围内劳动者、小微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的“三公里”就业圈,促进社区居民“家门口”就业,一项项务实举措彰显民生暖色,犹如冬日阳光,温暖着百姓生活。
“人社部门的职能定位于服务,那么我们职工的价值就体现在服务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聚焦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把更多精力投向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上,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谋划工作,努力把服务保障工作做出实感和温度,切实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满意指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文龙说。(通讯员 李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