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秸秆变肥料 增收又环保
宿松融媒讯 “你们看,每棵树上都有泛黄的叶子,说明果树营养不良,需要追加有机肥。”5月8日,五里乡万元村樱桃种植基地负责人石松林在宿松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基地种植的7000株樱桃追加有机肥,一袋袋黑色的粉末被工人埋入土壤。
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有机肥,有着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土壤地力、提高果品品质的功效,是石松林对果树落实日常管理维护的一种方式,也是宿松县农业农村局对农业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的一个缩影。
宿松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余菽华介绍,秸秆禁烧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基层常年必须面对的难题。近年来,宿松县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工作,采取“疏堵结合”方式,从加速秸秆产业化利用入手,辅以政策资金引导、关键技术攻关和龙头企业带动等多种措施,不断拓宽秸秆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五化”利用途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培育有实力的经营主体,做大做强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让秸秆变废为宝,助推秸秆禁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安徽沃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宿松县一家利用水稻秸秆、小麦秸秆和畜禽粪污生产有机肥的企业。该企业在宿松县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扶持和指导下,自2018年成立以来,共收储秸秆12000吨,生产有机肥32000吨,总产值2080万元。
“焚烧和还田是秸秆的传统处理方式,还田需粉碎、深耕等才能发挥效应,费工费时,更增加农业生产成本;一把火烧掉,法律不允许。”刘金柱是宿松县佐坝乡环湖村水稻种植大户,每年都要种植水稻600余亩。以前,刘金柱每年雇佣工人处理水稻秸秆都要花费不少钱,自宿松县创业能人尹敏在佐坝乡创办了安徽沃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后,每年都是将秸秆交由该公司处理,不但不用花钱,还有一万多元的收益。
尹敏介绍,公司每年都要收储3000余吨秸秆,不仅为水稻、小麦种植大户减少了处理秸秆带来的生产成本,还增加了收益,同时解决了很多农户的就业问题,每年都要支付工人工资30余万元。公司收储的秸秆经过粉碎、与禽粪搅拌、添加酵素菌种发酵等工序后被制成有机肥料。
秸秆变肥料,增收又环保。随着各种农作物秸秆被广泛应用到肥料、能源、饲料等领域,宿松县农村地区焚烧秸秆的现象越来越少,使用有机肥种植农作物的大户越来越多,人居环境变得越来越美。(通讯员 孙春旺 张友中 黄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