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警务前移促接处警提质增效
宿松融媒讯 “那天,多亏骑巡勤务工作站的同志帮忙,否则我的手机就没希望找了。”12月7日下午,长铺镇吴女士到县城人民东路办事时,不慎将手机落在乘坐的出租车上,吴女士急忙向设立在街头的县公安局人民东路骑巡勤务工作站求助,街面巡逻特警根据吴女士提供的线索,不到八分钟,就在沪蓉高速公路入口处将该出租车找到,并将其丢失的手机找回。
骑巡勤务工作站受理群众报警、快速处警的做法是县公安局在城区加强治安防控阵地建设,实行警务前移促进接处警工作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以前,城区的警情我们都是指令属地派出所和相关警种处置,自从县局在城区设立移动警务方舱、骑巡勤务工作站和在学校设立护学安全岗,以及在特警大队、交警大队组建骑巡队之后,很多重大紧急警情我们就直接指令他们先期处置;这些治安防控阵地和专职巡逻队伍的建设,大大方便了群众,也确保了110指令第一时间就近下达至街面警力,使公安机关的处警效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宿松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负责人袁章莲深刻感受到了治安防控阵地的建设,给公安机关接处警工作带来的变化。
人民东路骑巡勤务工作站
人民东路骑巡勤务工作站是宿松县公安局在城区设立时间最早的工作站,交通事故、停车纠纷、街面打架、寻人找物求助等警情,是工作站执勤人员日常接触最多的警情。“这类警情,表面看起来不是什么重大警情,但影响到城区稳定有序的社会治安环境,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稍处置不及时,极易产生不好的后果。”特警大队民警许海桥,是县公安局人民东路骑巡勤务工作站警长,也是特警骑巡队副队长;身兼多职后,他比以前更忙了,不但要参与接处警工作,还要担负日常街面巡逻任务。许海桥说,人民东路骑巡勤务工作站自设立以来,为县局各警种分流了很多的警情;最多时,工作站一天要受理群众报警10余起,虽然他和同事比以前更忙更累一些,但通过及时发现警情、及时处置警情,能够将一桩桩影响社会稳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事件都得到妥善处置,就感觉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非常有意义了。
实验小学护学安全岗执勤人员在维护放学秩序
今年以来,该局紧紧围绕构建“1.3.5分钟防控圈”,在城区全面启动巡防警务机制改革,着力加强治安防控阵地建设,下沉警务,实行警务前移,推动接处警工作提质增效。在城区设立3个移动警务方舱点和设立9个骑巡勤务工作站,同时依托骑巡勤务工作站,将城区划定四个防控区,并在特警大队、交警大队分别成立一支骑巡队,配备90辆警用摩托车,按照“公安+城管+保安+社区”的联勤、联动、联控运行模式,将特警骑巡队、交警骑巡队警力全部下沉至城区骑巡勤务工作站和街面,与城管、保安一道采取驻点执勤与街面巡逻相结合方式,共同承担日常接处警、应急处突、巡逻防控、交通管理、服务群众等工作职责。在城区12所学校设立护学安全岗,派驻警力24小时值守;同时依托护学安全岗,在每所学校建立一支由校园周边居民、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和驻校保安组成的“四位一体”群防群治志愿队伍,协助护学安全岗民警参与日常接处警、校园周边治安巡逻、维护学校放学高峰秩序和处置突发事件等工作。此举,进一步夯实了“屯警街面,屯警校园,动中备勤,快速反应”机制,在城区构建了“网格化、层级化、街面化、联勤化”的巡防模式,特别是县局为一线每名民警辅警配备了一部PDT警务数字集群手台,使110指挥中心实现了边接警边派警和对多发警情的“情报导防、精准布防、精确用警”,以及对一线实战单位的联网呼应、协同处警,形成了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的控制圈,既能就近处置,又能辐射周边,极大提升了见警率、管事率、处置率。
特警、交警骑巡队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局充分发挥移动警务方舱、骑巡勤务工作站、护学安全岗的社会面治安管控主阵地和便民为民第一窗口作用,扎实推进110接处警工作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宿松县城区110接警数、街面违法犯罪案件发案数与2020年同比分别下降13.3%、18.2%,打处违法犯罪人员数、制止现行违法犯罪数与2020年同比分别上升21.2%、18.3%。(通讯员 孙春旺)